2019年10月19日,十九大代表、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立起新的高考制度”。在涉高考话题自带“热门话题体质”的背下,“全面建立起新的高考制度”言论一出,立马引起广泛关注。
什么是“新的高考制度”?这里的“新”,不是秋毫之变,而是除弊之后的布新,其含义理应置于教育改革“破旧立新”的框架脉络中去理解。
2020年全面建立新高考制度,那么高考制度改革意味着什么?
一、新高考制度是中职教育的福音
十九大会议讨论向中外记者开放,十九大代表、教育部长陈宝生在讨论十九大报告时说“过去的5年是教育改革全面深化的5年。在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方面,今年上海和浙江试点已经落地,经评估取得成功,尽管还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问题。今年还有4个省要开始试点,到2020年新的高考改革制度全面建立起来”。
新高考制度改革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期盼,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福音”。从目前的试点情况来看,新高考制度打破一考定终身的状态。以分类考试、综合评价、探索多元录取机制等,给学生更多选择空间。
对中职生来说,实施分类考试将给他们带来很大益处。长期以来,由于传统观念的制约,中职生在素质提升、能力培养等方面受到诸多限制。但自2014年以来,国家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中职教育的“天花板”被打破,建立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贯通培养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中职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了“立交桥”。
二、中职生分类考试
分类考试正是实现这一沟通桥梁的有效载体。中职生分类考试已经成为另一种模式的高考,它与普通高校考试招生相对分开,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相结合的方式。2015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中职学生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一半左右。
高职教育直接面向劳动岗位,专业特点鲜明,专业教育的差异更为突出,实施分类考试体现了人才选拔的科学性和以学生为本的对个人选择权的尊重,更能把握实现高职教育与社会人才市场的精准对接。以“文化素质+技能素养”为核心的中职生高考模式,符合国家当前关于高考分类改革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中职生通过中职生高考,实现与普通高考的考生一样,进入高等院校就读。
近年来,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基于职业分类和高职院校专业分类的分类考试。单独招生、免推入学、对口升学等,都是在扩大中职生的升学渠道,为中职生搭建成才立交桥,进一步打通“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职业教育学历上升通道,这让中职教育的发展迎来了春天。
我们更加期待,2020年新的高考改革制度全面建立起来后,中职学生选择升学的机会将会大增,升学渠道也将进一步扩宽。教育以人为本,随着社会价值观的多样性,新高考下的分类考试正是着眼于培养人才这一根本,满足学生的兴趣、特长、学习能力、专业水准等,是人才培养的大趋势。通过分类考试让学生找到更适合自己的专业学习和专业发展,也更大程度体现了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公平。
深圳市奋达职业技术学校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全面落实各项教学方针,在技能大赛中屡获奖项,教学质量有报障,是一所值得选择的中职院校。